【熱聞】莫讓黃牛把剛復蘇的市場“攪黃”
“寧可‘鳥巢’門口站,錢也不讓黃牛賺。”
五月天演唱會搶票刷屏之際,粉絲對黃牛宣戰(zhàn)意外出圈。據(jù)悉,引爆這一口號的原因,是粉絲后援陣營取消了已經有十年傳統(tǒng)的團票渠道。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黃牛經濟由來已久,在演出市場更甚。明星演唱會搶票,拼手速輸了心甘情愿,但輸在起跑線上人就急了。
搶不到票可以忍,黃牛“作妖”堅決不能忍。演唱會市場常年供需失衡,粉絲追星心切,永遠搶不到票,永遠就有黃牛。
斬斷溢價票背后的灰色利益鏈已成為老生常談的話題。除技術“外掛”外,圍繞門票資源,主辦方、票務平臺與黃牛之間私相授受暗度陳倉,早已成為行業(yè)公開的秘密。
上個月,文旅部剛剛發(fā)布通知明確指出,面向市場公開銷售的營業(yè)性演出門票數(shù)量,不得低于核準觀眾數(shù)量的70%。
近年來,為遏制黃?,F(xiàn)象,主辦方和票務公司也不斷提高技術門檻,優(yōu)化實名制購票機制。不久前,周杰倫演唱會主辦方還喊話黃牛“立刻停止售賣”。
而粉絲的集體抵制,也可以看做是狂熱盲目的追星、消費心理的一次理性回歸。但光靠粉絲凈化市場難免矛盾,抵制黃牛的是他們,“需要”黃牛的也是他們。
在高額的回報面前,黃牛的生意依然火熱。票源究竟如何分配、每張票的“來龍去脈”是否有跡可循,仍舊是一個不透明的問題。
熬過三年疫情,線下演出迎來了報復性消費和爆發(fā)式增長,演唱會、音樂節(jié)、舞臺劇緊鑼密鼓安排的同時,不可避免地催生了亂象。
有黃牛甚至將手伸向了博物館等場景,一些演出也出現(xiàn)了匆匆上馬、準備不足影響觀眾體驗,甚至人群擁擠引發(fā)安全隱患的情況。
線下演出不是特定區(qū)域的閉門自嗨,而是周邊乃至全國各地消費者的一次集體狂歡。一些大型演唱會,幾萬觀眾,很大一部分比例來自其他城市,他們跨省“赴約”,帶動的不只是一次普通的文化消費,對于當?shù)氐穆糜渭敖洕睦瓌幼饔猛瑯硬豢尚∮U。
遏制黃牛,需要粉絲的覺醒,卻不能只靠粉絲的覺醒,真正需要的是主辦方、票務平臺、消費者和監(jiān)管的多方共治,票源的嚴格把控,完善的法律法規(guī),粉絲的理性消費,都要參與其中。
只有通過更加強制性的手段和強有力的處罰措施,用雷聲大雨聲更大的行動,才能倒逼黃牛群體“出清”演出市場。
于整個文旅市場而言,越是“賣方市場”到來的時候,越是需要行業(yè)加強自律、監(jiān)管更加發(fā)力的時候。
文旅生意重的是口碑,不能以賺快錢的思路圈一波錢就跑路。提供優(yōu)質的演出,堵住黃牛的漏洞,協(xié)調好上下游的各種細節(jié),珍惜來之不易的復蘇,才對得起消費者的捧場。
楊月涵
編輯:qysb005標簽: